Lanzhou HQ
石墨烯基础研究中心
聚焦材料结构调控、杂化掺杂、界面工程等基础研究,与兰州大学、中科院物理所共同开展课题。
原子级制备
量子仿真
材料表征
旭碳在材料设计、化学工艺、智能制造、可靠性验证与生态合作等环节构建全栈研发能力,形成“设计-验证-量产”的闭环创新体系。
“材料基因平台 + 智能制造平台 + 应用转化平台”构成旭碳研发体系核心,覆盖从原子到产品的全链路。
打造 120 万条材料属性数据库,联通 AI 仿真、机器学习与高通量实验,实现配方预测与结构优化。
MES+APS+QMS 一体化系统实现生产数据全链追溯,支持柔性排产与在线品质监测。
搭建 12 个联合实验室和应用示范线,与合作伙伴共建多行业验证场景,加速技术落地。
旭碳在兰州、广州、苏州、新加坡、慕尼黑建立材料实验室与创新中心,覆盖从原料制备到应用测试的全链条能力。
聚焦材料结构调控、杂化掺杂、界面工程等基础研究,与兰州大学、中科院物理所共同开展课题。
拥有 CVD、氧化还原、电化学等多条制备线以及柔性加工平台,实现从中试到量产的技术验证。
在新加坡、慕尼黑设立海外创新中心,与全球高校和实验室开展共研,分享国际前沿资源。
旭碳拥有 120+ 石墨烯相关核心专利,并主导/参与制定多项国家与行业标准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覆盖低温高效还原、电化学剥离、连续化 CVD 等关键工艺,确保高品质石墨烯稳定输出。
围绕储能、电热、导热、复合材料等场景布局专利群,形成行业壁垒与解决方案矩阵。
主导《石墨烯导电浆料技术规范》《石墨烯柔性发热膜测试标准》等行业标准制定。
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 86 篇,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5 项,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。
自建 CNAS 认证实验室,覆盖材料性能、可靠性、环保、安全等 1200+ 项测试,确保产品稳定可靠。
| 测试领域 | 验证能力 | 认证标准 |
|---|---|---|
| 电学性能 | 导电率、接触电阻、EMI 屏蔽、频谱分析 | IEC 62387 / GBT 2423 |
| 热学性能 | 导热系数、热扩散率、恒温控制、热循环 | ASTM C177 / MIL-STD-883 |
| 环境可靠性 | 高低温循环、湿热、盐雾、紫外老化、振动冲击 | IEC 60068 / GJB 150 |
| 安全与环保 | REACH/RoHS、有害物质、挥发物、ESG 碳足迹 | ISO 14064 / ISO 14067 |